危險特性:遇明火高熱可燃。受熱分解能發出劇毒的光氣。若遇高熱,容器內壓增大,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。
燃燒(分解)產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氯化氫、光氣。
環境影響:
1.人為污染源氯化次甲基可由下列方式放入大氣中:噴霧器之推進劑、油漆清除劑、金屬去油劑。
2.空氣流布:氯化次甲基進入大氣中會和氫氧自由基反應而發生分解,其半衰期為數個月。
3.生物分解性:氯化次甲基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,和污泥種 (Sewage seed)或活化淤泥反應,在6小時到7天之間會完全的生物分解。
4.生物濃縮雖然缺乏實驗數據,但是由於氯化次甲基的辛醇與水分配系數低,因此可推斷其不會有生物濃縮的現象。
5.自水/土壤揮發性氯化次甲基的亨利定律常數很高,很迅速而穩定的由水中蒸發,其由水中蒸發的半生期為 3-5.6 小時。